古語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任何事物都外乎規律都不外乎于此,從過去吸取經驗教訓以爭取在將來做得更好,家具行業現在要做的就正式這件事,盤點總結逝去的2011年,從而得出今年的發展方向以及做法。
1、廣州辦公環境展詮釋現代辦公空間
2011年3月27日,2011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辦公環境展)在廣州拉開帷幕。這是亞洲地區唯一以全面展示“大辦公環境”為定位的專業展會。為期3天的廣州辦公環境展以現代辦公家具展示為主,配套以燈光照明、地鋪材料、墻材、聲學設備展示,是集中展現辦公環境領域各個學科成果的貿易盛會。該展會旨在為現代辦公空間規劃、環境設計、配套設施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2、家具行業首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問世
2011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2011年(第18批)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通知》,首次將家具行業列入了“重點認定領域”。經過數月評審,廣東聯邦家私集團成為家具行業首家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這意味著家具這個傳統產業具備了在技術上進一步研發的能力,也說明家具業發展到了產業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3、各地出臺辦公家具配置標準加強管理
為加強中央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家具購置管理,2011年4月財政部出臺了關于印發《中央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家具購置費預算標準(試行)》的通知。此后,江蘇、浙江、福建等地也相繼出臺或更新調整了家具配置標準。此類標準的出臺不僅有利于各級部門規范自身的資產管理,而且也為供應商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參考價格,這對辦公家具的政府采購有著方向性的指導意義。
4、國采中心家具定點采購結果出爐
2011年7月,中央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2011年辦公家具定點采購項目的中標結果出爐。該項目吸引了業內眾多企業前來投標,究其原因,除了“國采中心定點供應商”這個榮譽和光環的吸引外,國采中心辦公家具定點這個“大蛋糕”本身也令各企業眼饞。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國采中心已把大部分中央單位的家具采購納入到了集中采購的軌道,其采購規模也已進入一個較為穩定的階段。
5、貿易壁壘影響家具出口
2011年7月1日,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正式實施,加上2010年年底修正的《雷斯法案》和歐盟頒布的《原產國標簽法》,中國出口家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政策壁壘。這三條法令嚴重影響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家具出口貿易。廣州、中山等地家具出口額同比環比均出現下降。業內人士分析,密集出臺的海外家具標準將會影響中國30%-40%的出口企業。
6、達芬奇事件引發行業誠信危機
7月10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對高端家居銷售品牌達芬奇家居的調查中,發現該品牌旗下的高端家具并非像其對外宣稱的是“原裝進口”,而是由東莞某企業代工制作,通過一系列運作銷售到海外再回流國內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家具企業自身監管缺失,對誠信經營忽視的話題又重回視線。如何加強行業監管,甚至推行一套有針對性的誠信經營制度,中國家具行業任重道遠。
7、家具企業加速產業轉移
9月26日,由南方香江集團斥資120億元打造的“香江全球家居CBD”正式起航。市場的競爭激烈、政府的政策導向、經營成本的上升等壓力,開始讓沿海地區的家具企業紛紛將制造業遷移,在河南、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建立生產基地。為了順應這一趨勢,內陸省市紛紛上馬家具產業園項目。這些家具產業園項目將為中國的家具產業重新拼接版圖起到了良好的承接作用。
8、家具銷售進入電子商務時代
這一年,不少家具企業逐步發現電子商務的潛在價值,紛紛加入其中。2011年11月11日,全友淘寶官方旗艦店、曲美淘寶官方旗艦店等知名網絡零售店創下了超過1500萬的單日銷量。不僅如此,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以電子商務起家的公司也涉足家具網絡零售。在家具行業苦尋渠道破局無門的當下,家具企業涉足電子商務,傳統渠道與電子商務互補,這不啻為一個好的選擇。
9、家具批量集中采購定下基調
2011年10月,財政部部長助理王保安指出,財政部將在試點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逐步挑選合適的品目制定參考配置,擴大批量采購實施范圍。家具產品中的文件柜、保密柜、書柜、會議桌屬于通用性強、技術規格統一、便于收集的品目。這為家具實施批量集中采購工作定下了基調。批量集中采購可實現規模效益,降低價格,同時有利于辦公家具標準化、規?;a的推動。
10、多項家具國家標準出臺
2011年底,《軟體家具國家標準》等4項與軟體家具有關的國家標準正式出臺。這是國家第一次專門為軟體家具制定生產檢驗標準。這些嚴格的標準密集出臺,在短期內或將增加企業的生產營銷成本,但從長期看,這對中國家具行業的自我清理,自我約束大有裨益。如果企業自覺自愿遵守標準,未來中國家具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將會繞過很多人為設置的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