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買東西,都講究“高達上、有格調”,一般都注重品牌,特別是國外貨,在消費者的眼里立馬上升一個檔次。這在家居行業也是一樣的,洋品牌的櫥柜等家居產品往往更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是,由于家居市場魚龍混雜,洋品牌產品隨處可見,所以,筆者也要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的追求所謂的洋品牌。
亂象:利用“洋品牌”哄抬價格
如今的家居賣場,櫥柜也盛產各種“山寨洋貨”。消費者在逛家居建材賣場的時候,往往發現雜亂的品牌讓人看不懂,有些品牌故意模仿大牌,名字非常相似,只是個別字母之差,有些店面打出世界品牌的旗號,但是出售的產品卻風牛馬不相及,讓消費者難辨真假。一些設計偏向歐美風格的櫥柜品牌,其實就是在中國甚至深圳附近制造,但取個“洋名字”,虛構一段品牌故事,搖身一變就成了洋品牌,而定價卻可以比普通品牌櫥柜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真相:洋品牌證書花錢就能買到
“品牌”、“證書”都是現在家居賣場促銷你手段一種表達方式,并且在當今賣場上,標注著巴西檀香、南美洲榆木、奧地利白橡、法國玫瑰橡、俄羅斯橡木、越南紅檀等手段十分常見。其實,這都是消費者誤以為國外的東西就比國內的好,所以經銷商都標榜櫥柜是“進口”的,再把售價提上一個檔次,反倒銷量見長。業內人士提醒,很多號稱進口的櫥柜基本都是國產的。如果商家不承認只是國外進口木料而在國內進行加工,那么消費者要求查看當年批次的入關報告,商家自然拿不出來。另外,消費者還不要輕易相信“國家免檢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中國著名暢銷品牌”等證書,因為這樣的證書,100元就能買兩個,想明辨真偽,消費者可以在國家相關認證機構的官網上進行查詢。
前瞻:行業“洋品牌”亂象亟待整治
業內人士認為,櫥柜行業缺乏理性、中國消費者對櫥柜缺乏了解,是導致櫥柜行業“洋品牌”盛行,行業遲遲不得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行業規范尚未形成,國家有關部門對櫥柜行業監管力度明顯不足。導致櫥柜洋標簽出現,害人不淺,消費者花了大價錢,卻買回來的就是國產貨,因此,消費者在買櫥柜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辨別真偽,這樣才不會被那些商家所坑。國家也應當出臺相應政策,整治那些以假亂真的假“洋品牌”,只有這樣,整個行業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