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以來,國家對于環保執法體系不斷完善,利用各種執法方式解除破壞環境的亂象,環境執法過松、過軟的局面有了明顯改觀。據環保部于8月5日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環境監管執法“成績單”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檢查企業62萬余家(次),責令停產15839家,關停取締9325 家,罰款23227家。國家和公民對于健康環保問題日益重視,櫥柜企業應該主動承擔起環保大任,積極踐行轉型之路。
環保鐵腕出擊 企業被開出總額2047.57萬元的罰款
如今最嚴環保法已經實施了半年,這部讓“環保長牙”的法律在各地落實的情況到底如何? 據悉,今年1~6月,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292件,罰款數額達23635.09萬元;全國查封扣押案件1814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1092件;移送行政拘留782起,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740起。另外,長春已有數百家企業受罰;天津濱海區前5月處罰環境違法企業104家;浙江關閉1800多家原料藥企,刑拘400人。北京市針對中小企業、作坊式違法突出的問題,對符合新環保法中查封扣押條件的立即查封,今年以來已執行20多起,治理超量排放取得明顯效果。河北省今年起展開利劍斬污行動,6家污水處理廠因在27天內被發現兩次超標排污,被開出總額2047.57萬元的“按日計罰”罰款。
環保部稱,今年上半年,環保部門充分運用新《環境保護法》賦予的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以及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的環境監管執法。從上半年的實際情況看,過去環境執法“過松、過軟”的狀況正在發生改變,環境執法的高壓態勢正逐步形成。
履行環保使命 櫥柜企業責無旁貸
在櫥柜行業,環保問題主要是因為材料不過關導致甲醛及其他有害揮發物超標。盡管各個廠家都在廣告上大肆宣揚其產品多么環保,但實際上許多企業只是口號喊得響,考慮到成本因素,真正能做到完全“綠色”的產品還是那些考慮自身品牌價值的大廠商。
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增強,對于櫥柜產品的環保要求也越來越高,環保在櫥柜企業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概念,需要企業從本源上解決甲醛超標問題。我國櫥柜業多年來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在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的當前,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就成為必然選擇。推進櫥柜業由資源能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走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之路,是櫥柜業的必須選擇。
櫥柜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還需更加努力,真正了解到消費者的訴求,將“環保”理念深入產品設計,為消費者提供實實在在的環保產品。盡量減少裝修與產品帶來的室內環境問題,這也是櫥柜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