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298,創2013年4月25日以來新低,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136個基點,為歷史最大單日降幅。受中國人民銀行大幅下調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影響,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貨幣、黃金以及金屬商品等暴跌。
其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主動下調,意味著房地產和其他重資產行業將調整,資源可能被重新分配到中小企業和新興產業,有助于經濟結構優化。對陶瓷企業來說,雖然人民幣貶值對于很多陶瓷出口企業具有價格上的優勢,會產生積極影響,但短期影響不會特別大。從長遠來說,中國陶瓷企業出口匯率不是一個最根本的營銷因素,所以建議陶瓷企業腳踏實地把產品做好,提升市場競爭力,而不是靠價格,這樣才能給陶瓷出口創造更美好的前景。所以小編認為陶瓷企業還是應該謹慎對待人民幣貶值。
陶瓷磚出口量上漲 但利潤微薄
作為世界陶瓷生產和出口第一大國。人民幣貶值對中國陶瓷行業有利,但目前看來對刺激出口影響有限。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國陶瓷磚出口量、出口額同比雙增長。據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6月我國陶瓷磚出口量5.0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02%;出口金額38.43億美元,同比增長19.35%。與一季度相比,上半年陶瓷磚出口量增幅稍有擴大,出口額增幅縮減。雖然陶瓷出口數據節節攀升,但是目前我國陶瓷產品自主創新的品牌較少,中低端產品占很大比重,大部分產品只能靠貼牌代工等方式進入國際市場,利潤微薄。
瓷磚出口產品頻頻遭遇反傾銷
我國瓷磚出口市場并不平靜。中國瓷磚頻頻遭受反傾銷,1月份,巴西對華瓷磚發起了反傾銷終裁;2月25日,哥倫比亞貿工部外貿司發布決議,正式對進口自中國的瓷磚(涉案產品稅號:6907.90.00.00和6908.90.00.00)啟動反傾銷調查程序;5月8日,墨西哥決定對原產自中國的墻磚和地磚(涉案產品稅號為:69079099和69089001)發起反傾銷調查;6月,印度對原產于中國的瓷磚作出反傾銷新出口商復審終裁,佛山兩陶瓷企業(一家為陶瓷貿易公司)因不符合印度新出口商標準,不被予以單獨稅率。2015年7月14日,應國內企業申請,突尼斯對進口瓷磚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690710、690790、090810、690890。
面對國際的貿易壁壘越來越重,多個國家實施反傾銷的政策使得出出口之路一場艱難,對我國陶瓷產業的出口形式是非常不利的,雖然今年的幾個月陶瓷行業出口量有了一定的上升,但那是單純靠走量來的,陶瓷行業的發展應該有自主陶瓷品牌,這樣方能贏得世界的歡心。
產品缺乏自主創新品牌
業內人士還表示,中國陶瓷“走出去”還面臨著一系列自身因素的拖累:一是陶瓷產品創新不夠,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品種、花色、質量等方面與國際知名品牌有差距;二是陶瓷出口集中在中低端產品,且大多屬于貼牌生產;三是國內企業競相惡性競爭,致使出口價格一跌再跌。總之,瓷磚企業處于低迷的市場中,不要受大環境影響應該從自身出發構建品牌,企業唯有嚴格把控好質量關,找到突破口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品牌的競爭取勝。
人民幣貶值陶企仍需謹慎對待
人民幣貶值使出口產品更有價格優勢,部分企業對此表示歡迎。東鵬陶瓷財務總監劉國群表示,目前東鵬出口貿易量占比不足10%,“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的話,我們也會著手策劃方案,擴大海外市場。”
不可否認的是,人民幣貶值對出口的確有一定的利好。受大環境的影響,瓷磚行業過去發展飛速的年代不復存在,市場陷入低迷之態。人民幣貶值對陶瓷出口大國的瓷磚行業無疑又看到一線生機。
總體而言,人民幣貶值對陶瓷出口是有一定的利好,但企業應根據自己條件,不可盲目跟風。從目前來看,我國陶瓷行業出口遭遇反傾銷形式非常嚴峻,考驗著我國陶瓷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陶瓷企業面對考驗需要做到內外兼修,從內提升 產品品質,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然后以較高的價格出口到國外,從外了解有關法律、法規,積極應對反傾銷案件,這樣不僅可以為我們增加較大的利潤空間,而且能創造陶瓷出口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