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家居中的重要品類,近年來,智能床市場需求迅速增長。然而,由于此前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智能床行業存在概念混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
行業規范:智能床首部國家級技術規范
2025年8月1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智能床》國家標準(GB/T 45231-2025)正式實施。作為我國智能床領域的首部國家級技術規范,該標準填補了行業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技術依據的空白,為智能床的設計、生產、質檢提供了權威指引,將有力推動智能家居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行業規范:智能床首部國家級技術規范
2025年8月1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智能床》國家標準(GB/T 45231-2025)正式實施。作為我國智能床領域的首部國家級技術規范,該標準填補了行業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技術依據的空白,為智能床的設計、生產、質檢提供了權威指引,將有力推動智能家居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該標準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牽頭,聯合愛夢智能睡眠集團、喜臨門、慕思、顧家家居、絲漣床具(上海)等52家產業鏈頭部企業共同起草,覆蓋從材料研發到終端服務的全鏈條,確保標準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產業影響:加速行業洗牌與升級
過去幾年間,智能床的國內市場規模呈現快速擴張態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床市場規模為14.7億元。預計到2026年,我國智能床需求總量將增至179.5萬張,市場規模擴大到39.9億元。部分頭部品牌,智能床產品市場接受度已經非常高,據媒體報道,愛夢集團旗下舒達品牌,在部分一二線城市智能床銷量已經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根據頭豹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床行業研究報告》,目前我國的智能床行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在新興品類涌現之際,往往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野蠻生長”。
此前,智能床市場存在功能虛標、部分產品安全性不足等問題。新國標的實施通過分級指標(如A/B/C級耐磨性、環保性)為企業劃清質量紅線,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明確的選購依據。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健康睡眠需求升級,智能床市場年增速已超20%,新國標將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引導企業向智能技術研發、用戶體驗、產品品質聚焦,進一步激活智能家居生態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性是智能床產品的核心考量。美國曾發生80歲老人因電動床故障被卡身亡的安全事故,這也警示行業,除滿足國標外,廠商在安全功能延伸甚至醫療功能開發(如防褥瘡、呼吸干預)上的突破,將成為搶占高端市場的重要分水嶺。

作為參與標準起草的核心單位之一,愛夢智能睡眠集團攜旗下舒達、金可兒品牌深度參與了標準的制定過程,將自身在智能睡眠領域的實踐經驗融入規范體系。作為最早推出智能床的國際品牌,舒達依托百年制床經驗與技術積累,其產品在安全設計、智能交互、環保性能等方面已提前契合新國標要求,未來將持續以技術創新響應行業規范化發展趨勢,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智能睡眠解決方案。
標準核心內容:安全與智能化并重
如今,隨著智能家居的興起,功能強大的智能床開始逐漸從小眾家居品類走入大眾視野。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床行業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一些消費者也對這類產品存在疑問,例如:所謂的“智能床”到底應該有多“智能”?如果僅具備電動升降功能,可以稱為“智能床”嗎?

標準首次明確定義了“智能床”概念,并按結構分為“一體式智能床”與“分體式智能床”兩類,要求產品需具備人機交互、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及智能調節等核心功能,同時針對安全、性能、環保等關鍵環節提出強制性要求。
安全防護:智能床必須配備童鎖功能,防止誤操作引發意外;可觸及區域禁用銳利邊緣,老年、殘障產品需做倒圓處理(半徑>10mm或倒圓弧長不小于15mm);升降速度限制在≤50mm/s,運行中需有效規避剪切擠壓風險。
智能與靜音:睡眠模式下噪聲≤30分貝,日常調節噪聲≤55分貝;支持遠程控制、語音交互、睡眠數據監測等智能化功能;加熱功能需嚴格防燙傷,數據采集須獲用戶授權。
品質與環保:床體需通過5000次升降耐久測試;甲醛釋放量分三級管控(最優A級≤0.03mg/m³);阻燃性能、有害物質限量同步對標國際先進標準。
在業內看來,此次發布的《GB/T 45231-2025智能床》是針對該產品品類出臺的首個國家標準,將為智能床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它規范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推動企業創新升級。盡管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但隨著標準的實施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智能床行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相關企業應積極適應標準要求,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升自身競爭力,共同推動智能床行業的繁榮發展。